English

为了征服世界性难题:静电危害

1999-01-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周晓曲 特约记者张东文 通讯员孙转社、唐振宁 我有话说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日前公布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军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尚合教授的防静电危害技术研究,赫然出现在一等奖名单中。熟悉刘尚合的人对此并不惊讶,因为他早就享有“兵器安全保护神”的赞誉。

1983年,在军械工程学院从事物理基础课教学的刘尚合,曾被一连串的故事资料所震惊:我国北方某厂发生爆炸,死27人,伤235人,工厂顿成一片废墟;之后,在不到三个星期内,荷兰等国三艘20万吨的油轮相继发生爆炸事故,更让人触目惊心。究竟谁是罪魁祸首?答案竟然是静电放电现象。

怀着一名军队科技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感,刘尚合放弃了自己从事10多年的半导体离子注入研究,毅然迈入“静电与弹药”这块危险而陌生的科研领域,开始了从基础学科向专业学科的进军。不少同事朋友纷纷劝他,“连外国人都搞不清的东西,你快50岁的人就别费这劲了。”

学院领导很支持刘尚合的想法,专门抽出弹药系智敦旺高工协助他攻关。他和同事们奔走于北京、天津、太原、西安等地兵工厂、弹药库,实地考察测试,研究方向日趋明确。1985年,他们从众多实力很强的投标者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了总部的“弹药防静电危害”科研课题。

刘尚合将防静电危害研究的突破口确定在提高检测手段和找出新的材料改性方法上,而后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1986年暑假,他抱着一条毛巾被,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天天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为了将有限的科研经费用于科学实验和购置仪器资料,刘尚合和同事们出差时坐的是硬座车,住宿找的是最便宜的旅店,买不起的实验设备就找兄弟单位借。

超剂量的有害气体和长时间的射线辐射,使他的白血球一度由正常人的5000下降到2000,一米八○的个头体重降到了不足60公斤,血压却猛往上升。一次,刘尚合夜里三点多突然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服就往外走,老伴以为他是梦游。刘尚合边走边说:“没事,刚才我突然想起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得去实验室。”老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也没有再说什么,知道拦也拦不住。

经过一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刘尚合终于在1987年取得了防静电危害研究的重大突破,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材料改性技术,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的论文《聚合物材料防静电改性研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一炮打响,引起了与会17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专家们认为这项研究开辟了人类防静电危害的新途径。世界著名材料改性专家、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布雷德威尔找到刘尚合说:“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很需要这项技术,请刘先生与我们合作。”刘尚合淡淡一笑,谢绝了美国专家的好意。

刘尚合深知,要消除静电危害,还必须解决人体等静电导体的静电起电和放电问题。于是他马不停蹄转入“人体电测试研究”和“仓储和勤务处理条件下弹药静电危害研究”的新课题中。

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刘尚合却和同事们登上实验楼顶做室外人体静电电位测试,因为恶劣干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静电电位最高。对人体直接进行高压实验,在世界上还从未有人搞过,危险性很大。刘尚合靠着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和对静电原理的科学掌握,当时55岁的他,郑重要求由他来完成。2万伏的高压注入了刘尚合的身体,一切正常;随着电压一步步升高,刘尚合的头发、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最后,他身体的静电电压达到7万1千伏。刘尚合一边紧盯仪器,一边镇定地指挥着助手,一步步进行着实验……同事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实验终于成功了,人类首次测定并验证了人体静电电位的极端值。

以往所有的成功,仅仅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弹药火工品在储存和运输领域过程中突燃突爆的“反常发火”现象是困扰世界军事领域几十年的问题,刘尚合和同事们面对新的挑战,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最终解决了电火式品“反常发火”等疑难问题,在弹药防静电危害研究中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

刘尚合深知新的理论和技术只有广泛应用,才能形成现实的部队战斗力和社会生产力。他依据多年研究的成果,主持编制的3项军用标准已正式在全军发布实施。他还与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共同研究出防静电织物和工作服,近三年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利税2784万元。这些年,刘尚合的科研成果已经在我军有关单位和航天工业、兵器工业、公安消防、石化、电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